捐款支持反迫遷連線
若您選用線上信用卡或是超商代碼,您不須負擔手續費。
若您選用ATM轉帳代碼,如有任一智付通公司合作銀行的金融卡,選擇該銀行付款無需跨行手續費;若無合作銀行的金融卡,將會額外產生跨行轉帳手續費15元。
銀行匯款/無摺存款/郵政劃撥
您可以選擇前往各家銀行或是郵局進行捐款,捐款後須填寫捐款通知表單,以便開立捐款收據。
▌戶名皆為:社團法人台灣反迫遷連線
★台灣銀行(004)城中分行 045-001-007-225 |
★郵政劃撥 5037-3448 |
手續費請參考右側說明。
您須要依各家銀行規定負擔匯款手續費。
您不須負擔手續費。
您不須負擔手續費。
反迫遷連線依郵局規定負擔至少15元手續費。
什麼是反迫遷連線?
反迫遷連線於2012年成立,最初是由各種居住權議題組織共同創立的非正式交流平台,包含台灣人權促進會、華光社區訪調小組、紹興學程、當代漂泊協會等組織。當時各團體因應2013年首次的兩公約國家人權報告國際審查,集結起來撰寫、倡議民間版本的影子報告。
在交流中,我們逐漸發覺:綜觀數十年來反迫遷運動的歷史,人才與知識出現嚴重斷層;每當新的迫遷案出現,居民與組織者就必須在急迫壓力下從頭學習一切;而當抗爭結束,運動者四散各處,寶貴的經驗也難以傳承。因此,原本就複雜的反迫遷議題難以持續發展,也難以獲得更普遍的社會支持,以對抗產官學結盟的開發霸權,扭轉發展至上的傳統觀念。
有鑑於此,反迫遷連線決定從鬆散的交流平台進一步組織化。2013年開始舉辦對外講座、課程、營隊,培訓志工,聲援、串聯全台各地自救會與專家學者,投入修法與倡議的工作。同時,我們也積極與其他國家的反迫遷組織交流,學習各國經驗。
如今,反迫遷連線有12位來自不同組織、無償投入的執行委員。正因為我們來自於不同單位,我們希望、也能夠建立一個穩定的、跨議題的反迫遷專門組織,持續累積居住權議題的人才、論述與資源。
反迫遷連線做了什麼?
一、兩公約國際審查與影子報告
▌居住權影子報告
反迫遷連線與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合作,擔任居住權影子報告責任編輯,串聯自救會及倡議團體,呈現公民社會的真實觀點,反駁政府所撰寫的國家報告,使國際審查委員能真正認識台灣的居住權現況。我們的成果如下:
▌2013年兩公約初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
各團體合作爭取到「適足住房權」第47至51共五點結論性意見。此為反迫遷連線成立的契機。
▌2017年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
藉著居住權影子報告、以及二十多個團體及自救會的合作,爭取到十一點結論性意見,佔全數78點意見近七分之一,包含經社文公約的司法適用共1條(第13條)、居住權共9條(第37條至第45條)、健康權共1條(第51條樂生)。


二、倡議與修法
▌參與各土地制度修法倡議
以居住權保障為出發點,參與土地徵收、市地重劃、都市更新、國土活化等制度修法公聽會場內外行動,並串連專家學者,使制度問題能為大眾所明瞭。
▌住宅法修法
2015年提出連線版「住宅法」草案,希冀將台灣發展政策中普遍缺乏的「居住權」概念具體寫入條文、成為通案的權利保障法,並在2016年爭取得部分成果。
▌參與跨議題倡議行動
2014年參與「巢運」籌備,提出巢運訴求:「居住人權入憲,終結強拆迫遷」。


三、推廣居住權理念
▌編纂「反迫遷手冊」
與台灣人權促進會合作,串連都市更新、土地徵收、市地重劃、非正式住區、遊民五類議題的資深組織者,培訓並帶領志工團進行手冊的編纂。本書已於2017年4月出版,提供爭議個案當事人、一般市民免費索取,同年亦與法律扶助基金會、社區大學進一步合作,推動多角化的居住權倡議與市民教育。
▌舉辦公開講座活動
不定期舉辦「居住權戰鬥教室」、「反迫遷戰鬥教室」與「反迫遷戰鬥營」等課程活動與相關講座,分享抗爭經驗與國際交流成果。


四、國際反迫遷運動交流
▌參與國際組織與倡議
反迫遷連線為跨國組織「國際住民聯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Inhabitants)成員,並與其它NGO合作,於2016年協力舉辦「東亞迫遷法庭」與反迫遷大遊行,推動亞洲案例加入國際倡議網絡。
▌出國實地考察
2013年赴韓,與當地團體交流都市更新、非正規住區、遊民等抗爭經驗;亦於2015年赴突尼斯參與「世界社會論壇」,拜訪當地反迫遷抗爭,將經驗攜回國內。
▌促成跨國經驗交流
邀請兩公約第二次國際審查之審查委員、前聯合國居住權特別報告員Miloon Kothari先生於審查後留台,與各地自救會交流。


五、協助並串連各地方自救會
▌反迫遷連線執委,多半為各自救會組織者,或有長期相關經驗。
▌舉辦聯合行動,如:
1. 2015年舉辦跨縣市反迫遷議題聯合行動,於行政院前燒毀遍地烽火的台灣地圖。
2. 2016年與惜根台灣協會、經濟民主連合、台灣人權促進會共同主辦9/25「土地正義,重返凱道」全國大型集結,訴求全面檢討迫遷惡法,暫緩爭議迫遷案件。
3. 為受到迫遷威脅的居民提供諮詢服務,協助其自力組成自救會、案件策略判斷、介入相關程序。


今年,我們的工作目標:
▌持續遊說都市更新、市地重劃、國土活化、都市計畫、土地徵收、遊民等相關修法,避免開發導致的迫遷。
▌針對第二次兩公約國際審查居住權部分,要求政府落實專家所提出的九點結論性意見。
▌推廣與台權會共同出版之「反迫遷手冊」,並與法律扶助基金會、全國社區大學合作,為台灣的居住權紮根。
▌建立「反迫遷資料庫」,統整目前零碎的各種居住權論述與倡議工具。
長期而言,我們希望持續性地串連國內、外反迫遷團體與專業者,打造一個捍衛居住權的資源平台,並使居住權的保障,更全面地制度化。然而要達成這個目標,亟需您的支持。
反迫遷連線的財務情況?
反迫遷連線在2017年以前,一直是透過申請專案資助計畫,取得組織運作的基本費用。然而一直仰賴外部基金會的資源,不是長久之計。因此,自2017年開始,我們計畫成為財務獨立的組織,依靠社會大眾對我們工作的認同來生存,我們將定期將工作與財務報告上網,讓支持者得以檢視、持續監督。
這兩年來,因著許多朋友的支持,我們的秘書處有了一名專職的執行秘書,連線也持續進行修法倡議、個案諮詢、議題推廣及國際交流等工作,累積了不少階段性的經驗與成果。
然而,我們也面臨組織財務的瓶頸,在短期內不可能改善的情況下,經過2018年5月6日會員大會討論決議,我們將於7月4日起,暫停連線秘書處專職的聘用,並進行組織業務的重整。
即便如此,我們仍會在有限的資源下,持續進行修法倡議、個案諮詢、議題推廣及國際交流等工作。往後將由理監事(執委會)以義務方式繼續推動相關業務,並由兼職人員處理財務、募款等行政事宜。
由於我們的會務、業務會持續推動,仍須捐款收入支應例常運作所需之庶務支出(含兼職人事)以及必要之業務支出。同時我們也不放棄未來強化財源後,能重新評估擴大人力的可能性,因此仍需要大家持續的捐款支持。
謝謝您一路的支持與鼓勵,也期待您繼續與我們同行,共同為居住權的保障與落實而努力。
因此,我們亟需您的支持,讓我們成為更穩定的組織!
-----
反迫遷連線第二屆執行委員會成員
田奇峯(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成員)
李宛真(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
林子勤(桃園龜山反大湖重劃自救會成員)
林宛穎(紹興學程成員)
林彥彤(台灣人權促進會居住權倡議專員)
施逸翔(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
徐亦甫(華光社區訪調小組成員)
陳虹穎(英國德倫大學地理系博士候選人)
黃慧瑜(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
楊宜靜(華光社區訪調小組成員)
楊品妏(前環境法律人協會專員)
戴秀雄(政大地政系專任助理教授)
秘書處
高蓁誼(執行秘書)
若您選用線上信用卡或是超商代碼,您不須負擔手續費。
若您選用ATM轉帳代碼,如有任一綠界合作銀行的金融卡,選擇該銀行付款無需跨行手續費;若無合作銀行的金融卡,將會額外產生跨行轉帳手續費15元。
銀行匯款/無摺存款/郵政劃撥
您可以選擇前往各家銀行或是郵局進行捐款,捐款後須填寫捐款通知表單,以便開立捐款收據。
▌戶名皆為:社團法人台灣反迫遷連線
★台灣銀行(004)城中分行 045-001-007-225 |
★郵政劃撥 5037-3448 |
手續費請參考右側說明。
您須要依各家銀行規定負擔匯款手續費。
您不須負擔手續費。
您不須負擔手續費。
反迫遷連線依郵局規定負擔至少15元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