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7 月, 2018
2018年第二季工作報告

研討會預告
預告舉辦區段徵收研討會
去年底,行政院長賴清德指示內政部將區段徵收審查作業程序由3階段整併為2階段,引起不少關注,令人擔心這樣的制度變更是否會讓區段徵收既有的問題更加難解。
因此,今年9月15日(六),我們將與台北律師公會人權委員會、環境法律人協會共同舉辦「回歸徵收法理:區段徵收三十年的人權反省」研討會,預計8月中後會開始宣傳作業。
我們希望透過這場研討會,檢視我國現行區段徵收制度,由法理及實務反思既有問題,釐清該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並展望徵收制度的改革。
修法倡議
《都市更新條例》即將三讀
反迫遷連線自2016起持續關注《都市更新條例》修法工作,於去年內政部提出草案後,我們也與台權會合作同步進行草案研擬與提案工作,並積極進行立法遊說。都更條例去年12月底至今年3月底於內政委員會經歷六次會議審查後,於4月起進入政黨協商階段,因此反迫遷連線於上一季延續先前修法倡議重點,積極跟進協商進度,延續先前與多位立委之聯繫合作,亦受時代力量黨團諮詢,提供修法建議,並出席記者會。
目前為止,雖然反迫遷連線理想變革的條文設計多未爭取成功,但於上一季政黨協商階段,延續先前委員會審查的努力,我們又爭取到更多條文的設計與配套機制。都更條例仍未完成政黨協商,預計將於今年底前完成三讀,敬請各位共同關注都更條例修法,執委會也將在修法底定後向各位完整報告本會投入修法的成果。
延伸閱讀:沃草,2018-5-28,〈反迫遷連線:都更新法「聽證」仍徒具形式 釘子戶不可能減少|都更修法正反意見系列專題三之一〉。
自辦市地重劃資訊公開
反迫遷連線於2016年與台灣人權促進會共同招募志工、一起編寫《反迫遷手冊》,當時參與撰寫的志工夥伴整理了各地方政府將公辦及自辦的市地重劃相關資訊公開的情形,發現全台各地市地重劃相關資訊非常不公開。反迫遷連線以此整理為基礎,與尤美女立委合作,透過預算凍結的方式,要求內政部督促各地方政府公開相關資訊。內政部終於今年二月發函,並於上一季向立法院提出報告,要求各地方政府主管機關於機關網站公布辦理中自辦市地重劃案件的相關文件,而該等資訊公開也將列入年度地政業務的督導考核項目。
內政部要求公布內容包含:計畫核定及公告、重劃計畫書、都市計畫地籍套繪圖、禁止土地移轉、分割及設定負擔公告;計算負擔總計表、重劃前後土地分配清冊、重劃後土地分配圖、重劃前地籍圖、重劃前後地號圖、重劃前後地價圖、正辦理中之自辦市地重劃自2018年1月1日以後召開之會員大會及理監事會議紀錄。各位會員或關注重劃議題的朋友,若發現地方政府未公開相關資訊,可據此向主管機關提出要求。
下圖(左)、內政部107年內授中辦地字第1071301818號函,要求各地方政府於機關網站公布相關資訊
下圖(中)、內政部107年內授中辦地字第1071303870號函,進一步要求公布107年起之會員大會及理監事會議紀錄
下圖(右)、承上,頁二。



國際串聯
「人權捍衛者不是恐怖分子!」記者會,聲援菲律賓友團KADAMAY
今年 2 月 21 日,菲律賓政府公布一份「恐怖份子」名單。這份名單 600 多人,許多人權捍衛者、甚至聯合國現任原住民族權利特別報告員亦在名單之中。我們的友好團體「菲律賓都市貧民組織 KADAMAY」,有 1 位成員 Ruby Lacadman 被羅織罪名列在名單上,於 3/29 被逮捕,尚有 2 人在所謂的「恐怖份子」名單中。
4月3日,我們參與由台灣人權促進會、台菲友好協會所舉辦「菲律賓人權捍衛者不是恐怖分子」記者會,譴責杜特蒂政府對貧困人民以及對人權捍衛者的壓迫,遞交台灣公民社會的訴求給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要求轉達給菲律賓政府相關單位。
本會發言內容可參考粉專貼文。
菲律賓 KADAMAY& UPRCP 書包募款計畫
2016年我們曾協助過菲律賓貧民組織友團Kadamay&UPRCP的書包募款計畫,今年我們也再度響應友團發起的募款活動。這個募款不是一般的「慈善活動」,也是對於菲律賓在地社區組織者的支持。
在抵抗迫遷、爭取居住權的過程中,都市貧民社區與草根組織時常面臨政府對抗爭的武力恫嚇。而貧窮,更是都市貧民每一天的戰鬥。來自都市貧民社區的家長們,每學年都要面臨到的一個具體困難,就是要為他們的孩子提供就學所需的物資。
有鑑於此,菲律賓都市貧民組織(KADAMAY)與菲律賓都市貧民資源中心(UPRCP),今年再度發起「書包計畫」,將基本的就學物資分發給就讀國小的都市貧民學童。去年的計畫嘉惠了數百個在地社區的國小學童,促進組織們與社區們的團結,然而這只是都市貧民中的一小部分。今年的目標,希望募集到至少500個書包,給予在馬尼拉大都會及其周邊的社區,這裡有著全菲律賓密度最高的都市貧民居住者。
反迫遷連線今年5月開啟募款專案,協助收集來自台灣的捐款,也協助轉交香港友團舊區街坊自主促進組蒐集到的捐款,總共募得63,245元,扣除金流手續費與匯費後,若以平均一個書包含文具台幣314元計,相當於近200個背包,也就是他們近四成的募款目標。
參與香港「城市新移民住房保障制度研究及政策倡議」研討會
今年5月4日至5日,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的城市新移民住房保障研究項目團隊舉辦了「城市新移民住房保障制度研究及政策倡議研討會」,邀集關注中國數個城市(上海、深圳、廣東)拆遷與農民工住房議題的學者和組織者,以及香港和台灣的組織者與會,分享各地的居住現況和倡議、組織經驗。
本會應邀派出執行委員楊宜靜與會,分享台灣與居住權相關的憲法、公約與法律架構、本會長期之修法方向與倡議重點,以及台灣目前居住權相關議題的策略與困境,獲得與會者不少迴響。

議題活動
「愛睏 我想好好睡覺」展覽與系列活動
本會團體會員「台灣當代漂泊協會」長期從事無固定住所者服務工作,發現高達 9 成無固定住所者長期「睡不好」,睡眠長期遭受剝奪,陷入「睡眠負債」的狀態中。因此,當代漂泊協會等團體,在2018年6月22日(五)至7月22日(日)間於剝皮寮舉辦「愛睏 我想好好睡覺 Homeless and Sleepless」展覽(下圖左上),藉由台北車站無固定住所者的創作,讓人了解在街頭「睡不好」的生活。搭配著展覽,當代漂泊與反迫遷連線、台灣人權促進會合作,規劃了三場系列活動。包含:
6/24(日)「來吧!來北車做瑜珈!」(下圖右上):睡覺是人生大事,「這三分之一的睡覺時間,又決定了三分之二的生活」。來吧!瑜珈!在世界瑜珈日期間,邀請大家一起伸展身體,放鬆肌肉,舒緩心靈。讓自己「放.輕.鬆.好.好.睡」。
7/7(六)「什麼?台灣有地下道開放歇息!」(下圖左下):「地下道不能睡吧!會被趕」這是無固定住所者普遍的認知。近年來,許多縣市政府在實施 ○○ 城市改造計畫時,經常順手地封閉了原本無固定住所者暫歇的地下道。但在台南卻有一個東豐地下道,在2013年底開放無固定住所者暫歇。本次活動邀請南市府社會局社會工作及家庭福利科陳姿伶督導、高雄市私立慈聯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南街友服務中心外展社工王思華,北上「愛睏展」現場,與我們分享公共空間友善共存,台南東豐地下道提供街友歇息的開創性服務經驗。
7/21(六)「當收容所是個家」(下圖右下):邀請台中撒瑪黎雅協會、台北芒草心協會、新北勢觀照園等台灣3個遊民收容機構,與我們共同討論「當收容所是個家」在台灣現行收容措施可能嗎?這是沒有現實感的解方,還是反思台灣當前遊民收容制度問題,讓收容所成為無固定住所者避風港的可能?
串聯與推廣
「反迫遷懶人包」上線了!
台灣各地到處可以見到拆遷,國土清理、居無定所者、都市更新、土地徵收、市地重劃…有些人起而抗爭,吶喊著居住權。或許你會想,他們為什麼不願意離開家呢?
今年6月,反迫遷連線推出了「反迫遷懶人包」,希望用輕鬆簡單的方式,讓大家了解,為什麼有人會被迫離開家園、憤而挺身抗爭。以及,當家園面臨開發案的威脅時,要如何保護得來不易的家園和家庭?
懶人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了「居住權」的核心概念,非常適合關心相關議題的朋友閱讀,也歡迎多多協助轉發,讓更多人可以瞭解什麼是居住權。
北一女青年社校刊採訪
反迫遷連線日前接受北一女青年社迫遷專題採訪,介紹國內迫遷相關制度以及問題,同學們編採迫遷議題的文章〈封鎖線-有家歸不得〉已刊於校刊《北一女青年》第118期中。文中深入簡出地介紹了迫遷涉及的制度、若干個案,乃至迫遷對居民造成的影響。
反迫遷連線致力於將迫遷議題帶給更多的學生們認識,歡迎學生社團來信邀約演講或訪談,幫助我們讓居住權的思維在校園中生根。

反迫遷個案串聯與諮詢
瑠公圳案 | 提供諮詢並持續追蹤 |
三峽客家園區案 | 提供諮詢 |
三峽龍埔劉家案 | 提供諮詢並協助協調會 |
會務及財務報告
會員大會與理監事改選
反迫遷連線第三次會員大會,於今年5月6日召開。會員大會通過了106年度工作報告及財務決算,並選舉了第二屆理監事。
理監事選舉結果如下:
【理事】
田奇峯、陳虹穎、黃慧瑜、楊宜靜、徐亦甫、施逸翔(台權會團體會員代表)、
林子勤、林宛穎、楊品妏、洪崇晏(候補理事)、賈伯楷(候補理事)
【監事】
戴秀雄、李宛真(當代漂泊團體會員代表)、林彥彤、高蓁誼(候補監事)
另外,由於短期內沒辦法改善組織財務,經過會員大會決議,我們於今年7/4起,停止連線秘書處專職的聘用,調整組織業務。
即便如此,連線的運作仍會持續,我們仍會在有限的資源下,持續進行修法倡議、個案諮詢、議題推廣及國際交流等工作。往後將由理監事(執委會)以義務方式繼續推動相關業務,並由兼職會計處理財務、募款等行政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