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Function create_function() is deprecated in /home/customer/www/taafe.org.tw/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wr-pagebuilder/core/core.php on line 127
2018年第一季工作報告 – 反迫遷連線TAAFE
Close

1 6 月, 2018

2018年第一季工作報告

倡議與修法

《都市更新條例》修法

反迫遷連線自2016起持續關注《都市更新條例》修法工作,於去年內政部提出草案後,我們也與台權會合作同步進行草案研擬與提案工作,並積極進行立法遊說。去年12月底至今年3月底委員會審議期間,持續與多位立委保持聯繫合作,即時關注法案現場審查情形。目前草案進入召委主持之黨團協商,這會期極有可能完成三讀。

我們感到遺憾的是,此次《都更條例》修法,院版對各項長年爭議(如未經劃定都更地區自劃單元、公開評選實施者、安置機制、強拆機制、各方面公私混淆等)多未有根本處理,主要差異僅是配合大法官釋字709號意見以及新增公開評選實施者專章,甚至在部分議題上還較現行規定更為保守。目前法案仍未完成協商,反迫遷連線在委員會階段與第一次黨團協商時,雖理想變革的條文設計多未爭取成功,但於若干條文的設計與配套上有所斬獲,將在修法底定後一併整理報告。

點擊圖片閱讀完整新聞稿

記者會
▋都更草案「公辦變私辦」、「自劃太浮濫」 ▋
▋  呼籲內政部儘速修改都更條例內容   ▋

台灣人權促進會、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台灣反迫遷連線等團體召開記者會,指出現正審議中的《都市更新條例》草案仍有許多瑕疵,尤其條文中「公辦變私辦」與「自劃太浮濫」兩項問題,極可能延續當前都更條例缺失。此外,新草案對於被拆遷戶的居住權保障亦有不足。民間團體呼籲內政部切勿為了政績考量「衝量」,卻放棄人民基本權利,導致社會信任崩解、都更難以為繼的窘境再現。

記者會時間:2018326日(一)上午10:00
記者會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2室(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13-1
記者會發言:
林彥彤(台灣人權促進會居住權專員)
戴秀雄(政大地政系助理教授)
彭揚凱(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
黃慧瑜台灣反迫遷連線執委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

當迫遷發生時,由於女性經常是照料打理家庭生活的角色,她們首當其衝面對家庭生活的劇變,以及隨迫遷而來的衝突與歧視。

2018年7月即將迎來CEDAW《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三次國際審查。

在2017年《兩公約》國際審查的結論性意見中,專家特別指出:政府應確保婦女的住房與土地權被實現。

反迫遷連線自2017年九月撰寫居住權與女性權利主題報告,十一月公布中文版,2018年一月完成翻譯為英文,送交國際審查委員。審查委員們將會閱讀台灣政府送交的報告、與民間團體送交的報告,在2018年7月來到台灣進行審查。

串聯與推廣

瑠公圳百歲人瑞迫遷案

瑠公圳百歲人瑞迫遷案,一個台灣司法界審查居住人權的指標案件,自2013年至今纏訟煎熬,經歷過一勝一敗的一案兩判。此案訴訟因地號分割,分為兩案。一案已敗訴至最高法院,靜待法院判決。另一案於一審獲得勝訴,然而已於瑠公圳旁進行策略性購地的建商家族,不服判決上訴,目前在高等法院,即將進入言詞辯論庭,期盼更多支持與關注。

目前為止台灣的迫遷相關民事訴訟只有2件是人民當事人勝訴,瑠公圳案為其中之一。此案判決乃考驗台灣司法機構與政府如何將自2009年起簽署的聯合國人權兩公約,落實於真實的迫遷案件上。

反迫遷連線持續追蹤協助此案,請參考過往活動資料,一同持續關注。

法扶覆議協助

非正規住居的案子,由於被認為是「無權占有」,除了兩公約外,沒有可以主張以保護居住權的法條,儘管經濟情況需要法扶協助,仍然很可能會因「顯無理由」而被各地法扶駁回扶助。

反迫遷連線與法扶希望改善這個狀況,遂建立聯絡平台,今年第一季協助一經濟情況需扶助之非正規住居案件覆議成功申請到律師協助,不須獨自面對訴訟。

如果有非正規住居居民遭遇迫遷相關訴訟,經濟情況需要申請法扶,可與反迫遷連線聯絡,我們可協助申請或覆議。

共生音樂節擺攤

當前的都市計畫與土地開發制度,有太多過去威權統治的色彩,政府長年習於強拆迫遷,而迫遷帶給人們的傷害,如今仍仍未被政府重視。

在紀念二二八事件的這天,我們參與「共生音樂節」活動擺攤,分享關於居住權實踐的未來想像。

聲援記者會

2018/3/8   捍衛家園 落髮抗爭(大觀社區自救會)
2018/3/15 迫遷沒完沒了!家被強拆,還被追討87萬強拆費(三重大同南路都更案受害者許素華)

反迫遷資料庫

有鑑於居住權相關資料在台灣仍非常分散,一般人亦難以系統性地認識議題全貌。反迫遷連線持續整理迫遷相關學術研究與既有資料,預計今年呈現於網站上。

我們嘗試囊括國內外資料,將分為數個類別呈現:
-聯合國、兩公約官方資料
-國外判決、法規
-反迫遷的學理論述(國內外文獻)
-國內判決、法規
-案件資料
-反迫遷連線的活動資料
-反迫遷連線的報告與出版品

財務與會務報告

年度捐款感謝禮寄發

我們和當代漂泊協會、大埔幸福手工美食合作,為我們的捐款者提供回饋小禮,捐款滿一定金額 (若為定期定額則以一年總金額計算)即可選擇對應禮品,將於每年定期寄送。

今年我們發送了15份感謝禮給我們的捐款者,希望您喜歡這些實用/美味又獨具意義的禮品,期盼持續支持與關注。

會務調整

反迫遷連線的捐款人  您好,

謝謝您對於連線的認同與支持,有您的支持,連線在這段日子才能持續為居住權的保障與落實努力。

反迫遷連線於2012年開始,串連國內、外反迫遷團體與專業者,並在2016年立案,打造捍衛居住權的資源平台。這兩年來,因著許多朋友的支持,我們的秘書處有了一名專職的執行秘書,連線也持續進行修法倡議、個案諮詢、議題推廣及國際交流等工作,累積了不少階段性的經驗與成果。

然而,我們也面臨組織財務的瓶頸,在短期內不可能改善的情況下,經過今年5/6會員大會討論決議,我們將於今年7/4起,停止連線秘書處專職的聘用,並進行組織業務的重整。

即便如此,我們仍會在有限的資源下,持續進行修法倡議、個案諮詢、議題推廣及國際交流等工作。往後將由理監事(執委會)以義務方式繼續推動相關業務,並由兼職會計處理財務、募款等行政事宜。

由於我們的會務、業務會持續推動,仍須捐款收入支應例常運作所需之庶務支出(含兼職人事)以及必要之業務支出。同時我們也不放棄未來強化財源後,能重新評估擴大人力的可能性,因此仍需要大家持續的捐款支持。

謝謝您一路的支持與鼓勵,也期待您繼續與我們同行,共同為居住權的保障與落實而努力。

如有任何問題或建議,請您不吝與我們聯繫(public@taafe.org.tw),再次感謝您對連線的支持。

祝 安居

反迫遷連線第二屆執行委員會暨秘書處
田奇峯(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成員)
李宛真(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
林子勤(桃園龜山反大湖重劃自救會成員)
林宛穎(紹興學程成員)
林彥彤(台灣人權促進會居住權倡議專員)
徐亦甫(華光社區訪調小組成員)
陳虹穎(英國德倫大學地理系博士候選人)
施逸翔(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
楊宜靜(華光社區訪調小組成員)
楊品妏(前環境法律人協會專員)
黃慧瑜(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
戴秀雄(政大地政系專任助理教授)
高蓁誼(反迫遷連線執行秘書)       敬上

-----
【捐款支持反迫遷連線】》http://www.taafe.org.tw/donate

※捐款方式:
您可以選擇點入上面連結進行線上信用卡繳款,或是生成超商代碼/ATM轉帳代碼後至超商或ATM櫃員機繳款。
(連結內也有其他捐款方式!)

亦可以選擇台灣銀行或是郵政劃撥帳戶進行捐款,捐款後須填寫捐款通知表單,以便開立捐款收據。
▌戶名皆為:社團法人台灣反迫遷連線
★台灣銀行(004)城中分行 045-001-007-225
★郵政劃撥 5037-3448
捐款通知表單:https://goo.gl/forms/voPm3xEbviqAEoMx2

2018年第一季收支表